很多餐飲管理老板都曾有過這樣的疑惑:為什么我店里的產品這么好吃,顧客卻一直寥寥?
好吃很重要,這話放哪都沒錯。但是如何去衡量好吃,卻是一大難題。
好吃,就像是一個隱匿江湖的高手,你我都久仰大名,卻從未有人目睹芳容。
“好吃”從來就沒有統一的標準
好吃從來都不是一個確定的概念,因為國人對美食評判的標準一直在發生著變化。
以前缺吃少穿的年代,有鹽有味有油水就是好吃。如今物質豐盈,再去看一些菜系諸如傳統的川湘菜,油大反而成了弊病。
以前人對味覺的評判以咸香為主,隨著調味產業的發展,更多的味型被開發出來,這也影響了大眾的口味,從雞精味精到各類海鮮蠔油,鮮香逐漸占據了主流,成了味覺評判的基礎標準。
此外,食堂承包飲食的地方化差異也讓人們在判斷好吃這件事上難有一個統一標準。云貴川湘等地普遍喜辣,江南水鄉則造就了南方人清淡的飲食習慣。南甜北咸一直以來都是南北地區味覺的主要分水嶺,所以咸甜粽子之爭一直都沒有停止過。
比如,因為原材料的產地差異,各地均有不同的種類繁多的辣椒品種,辣味也會分出三六九等。同時麻味也在進化,青花椒與花椒也成了品類細分的關鍵。隨著品類的分化和味蕾的進化,衍生出了各種五彩斑斕的辣和各領風騷的麻。
此外,味覺還是一個非常私密的東西。同一張餐桌上的一家人也會呈現出不同的味覺偏好。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間里,也會表現出不同的喜好。
總之一句話,味覺上的好吃是一個非常主觀和抽象的東西,很難去標準量化。
讓顧客滿意的標準,是“吃好”而不是“好吃” 。
透過“吃好”去理解,好吃是因,吃好是果,如果有一條放之四海皆準的讓顧客滿意的標準,那一定是“吃好”而非“好吃”。
如果說好吃是餐飲人的執念與追求,那么吃好才是餐飲品牌的獲客戰略。要正確認識“吃好戰略”
1.好味道
吃好不是和好吃對立,好吃依舊是吃好的核心標準。不同的是,這個好吃不是為了迎合大眾口味,而是要做小眾口味,滿足一小波核心客群的味覺需求。
2.好環境
吃好的第二個維度是環境。環境是烘托產品的重要因素,在年輕人的消費理念中,產品是里子,環境才是面子,沒有好環境,體現不了檔次,襯托不出格調,消費的欲望也會大打折扣。
3.好服務
在一個餐飲團隊里,廚師要考慮的問題是讓產品好吃,運營要考慮的問題則是讓用戶吃好。吃好的一個關鍵就是服務。
4.好品牌
顧客在做就餐選擇時,總是習慣用品類去思考,用品牌去做選擇。
5.好傳播
一個產品能否讓顧客吃好的最后一個檢驗標準,是能否被用戶傳播。
以上就是判斷吃好的五個維度,通過這五個維度我們可以看出,從好吃到吃好,是消費升級的體現,也是餐飲市場走向成熟的體現。
聯系人:林生
手 機:13927003700
郵 箱:
公 司:宏誠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地 址:廣東省揭陽市榕城區嶺南花園南100米(美陽路北)